|
榆阳区“新农村大喇叭”让党的声音“飞入乡村百姓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榆林市榆阳区充分利用大喇叭的传播优势,以“政府引导、专家指导、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原则,传递党的声音,打通宣传、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想享受优质果树的惠农奖补政策,就是要新规划栽果树的地块,平整地块的宽幅,梯田宽度不少于9米,长度不低于50米。”上午十一点,榆林榆阳区19个乡镇的1000个大喇叭里,同时播出山地苹果种植技术要领。去年古塔镇松树峁的村民们新种植了一千多亩山地苹果,眼下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非常实用。 榆林榆阳区古塔镇松树峁村村民白仲义:“自从我们村安装了大喇叭,每天早中晚播放三次,给我们讲了很多的知识,给我们教会怎样种植山地苹果,怎样追肥、锄草、种植、养护。” 黄生成是古塔镇黄家圪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队员,每天他都会按时来到村上的广播站,把政策法规、农技知识、村里的大事通过大喇叭播放出去,附近村民也变成了铁杆听众。 榆林榆阳区古塔镇人大主席叶文贤:“通过这个大喇叭,我们向群众传递党的政策理论,传递疫情防控知识 ,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还有森林防火的知识,还有脱贫攻坚方面 ,扫黑除恶方面,以及一些惠农政策,不断提高村民素质。” 榆阳区通过19个乡镇317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大喇叭”工程,采用“互联网+大喇叭”的云广播技术,以现场直播和线上录播为主要形式,定时播出《党的好声音、唱响新农村》《农业科技之声》《专家到咱家 有事您就问》等贴近农时季节、紧扣农民需求、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栏目。 农通响亮集团榆林分公司总经理高勇:“这是我们新农村大喇叭的app‘云广播’技术,现在在陕西省榆阳区我们是试点,比如我们现在在黄家圪崂村,我们就把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崂村点开,我们可以直接在app上喊话,‘我们正在调试设备’,这样就可以喊。” 到目前,榆阳区“新农村大喇叭”已经形成了固定时段、固定频率播发的工作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想、理论、政策、知识“声入人心”,这只是榆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的一个缩影。 榆林市榆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亚飞:“我们榆阳区把‘新农村大喇叭’作为服务群众的线上平台,我们通过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和接地气的内容、动听的音乐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传递大政方针、惠农政策 、传统文化、移风易俗、种植养殖等信息,我们的村民就可以在家门口或者田间地头就可以学到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