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签约农通响亮大喇叭近日,位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黄河“几”字湾最北端巴彦淖尔市的五原县传来喜讯,正式签约农通响亮“惠民村村通大喇叭响亮工程”,这标志着新农村大喇叭即将在与蒙古国接壤的地区响起。 五原富饶美丽,人文璀璨,是河套历史文化、商业聚集、民族融合的中心,诗仙李白曾在此留下“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的千古名句。这里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被誉为河套雪花粉之乡、巴美肉羊之乡、葵花之乡、瓜菜番茄之乡,素有“塞外江南”、“河套粮仓”之美誉。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五原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农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设施农业、肉羊产业、葵花产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现代物流“六大产业”打造成型,在争当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和创建国家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大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农通响亮双创惠民村村通响亮工程则是采用“大喇叭+互联网”模式,国内领先,集云广播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体,以“分时、分区、分类”精准式、智能化信息服务系统,支持行政省区乃至全国的卫星+IP网络,支持多层次跨地域广播系统,把农业、科技、文化、司法、应急、扶贫等多部门的“三下乡”变为“常下乡”。具有及时性、灌输性、灵活性、广众性、连续性等特点和优势,是解决三农信息、党政方针政策进村、全民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同时,在物流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系统和体系建设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原县县域总面积2544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0万,地广人稀,党的好声音和惠民政策无法及时传播到基层。五原县决策层通过了解发现,农通响亮“惠民村村通大喇叭响亮工程”则充分利用智能广播速度快、范围广、效果好的优势,广泛宣传乡村振兴资讯、防控疫情知识、政府惠民措施等内容以及自然灾害应急预警,将信息传播到千家万户,确保各项工作宣传真正实现及时、即时和全覆盖,适合五原县今后的发展战略,双方一拍即合,很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唐朝诗人张敬忠曾写下“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的传世名句。意为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尚未吐叶挂丝。“惠民村村通大喇叭响亮工程”协议的签订,却是适逢其时。毕竟,“大喇叭”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传播党的惠民政策的基层阵地,被称为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三农”信息的传递员、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技术员、自然灾害的预报员。大喇叭声音可以响彻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可谓无所不达,是向农村群众传递政策信息、防控知识、农业资讯、村务村情等信息的最佳工具。尤其在应急情况下,大喇叭更是不二之选。 五原县辖8镇1乡1农场,“惠民村村通大喇叭响亮工程”安装完成后,对于五原县的长足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五原县秉承巴彦淖尔市“绿色崛起,塞上江南”发展思路,争当绿色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基地、全域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基地“两个”全区排头兵,攻克农民增收、农畜产品加工、棚户区改造“三大”难点,抓好肉羊养殖、设施农业、葵花产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现代物流“六大”产业,实现项目争取引进、新农村建设、“农”字号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七小”特色产业、“水、绿、文化”、脱贫攻坚、干部作风建设“八大”突破,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的新五原,农通响亮“惠民村村通大喇叭响亮工程”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