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州区村村通“大喇叭”群众学习的新工具渭南日报记者 刘虹 通讯员 谭家立 “这下方便了,我家没有电脑,我也没有智能手机,这喇叭一放,全村人都能听见。想知道的东西大喇叭上基本都有,声音大,音质好,确实美。”8月13日,正在听广播的华州区大明镇寺王村贫困户王红卫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华州区融媒体中心,在原有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项目基础上,大力发展普及“应急广播工程”。对辖区内各乡镇社区、行政村,普及安装应急广播,并对原有各自然村的“大喇叭”进行数字化提升,成为多媒体融合后进行党的好政策宣传的新工具。 工作人员只需一台电脑就可以后台控制所有点位 华州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区内有山区、塬区和二华夹槽,最远的自然村距离城区有100多公里。由于地理位置限制,许多山区的村镇,无论是有线信号还是无线信号,都难以覆盖,电视信号和手机也不是很畅通,以至于群众对外界信息的了解相对滞后。村村通应急广播的覆盖,沟通了偏远山区及部分乡村的信息渠道,使群众能及时了解党的声音和上级传达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惠民信息。 为了做好这一工作,华州区融媒体中心按照上级要求,加快应急广播建设步伐,与中国移动华州分公司签约,投资260余万元,由移动公司负责工程的施工和改造,并成立应急广播中心,抽调得力干将,协调各镇(办)村组,找点位,排困难,全面协调安装工作,确保施工安全顺利开展。截止6月底,全区267处已全部安装到位,覆盖28个社区,135个行政村,改造升级102个自然村。 在此期间,华州区融媒体中心应急广播中心与全区10个镇办签订了《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协议》和《应急广播保密协议》,要求各村设立专职管理员,并对设备操作流程进行了专业培训,落实大喇叭的管理主体,明确责任,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华州区村村通应急广播,利用自身传播优势,每天都会为群众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扫黑除恶公益广告,灾害预防等信息,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应急广播贴近群众、直通基层优势,丰富节目内容,把疫情防控,农技科普和党的好政策不断地送到田间地头,彻底打通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华州区融媒体中心主任李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