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大喇叭”为贫困户送上“致富经”每天一大早,伴随着朝阳,蒙城县立仓镇黎明村的“大喇叭”就会响起,把党的扶贫政策第一时间传遍村里的各个角落。 “今天广播上说了,明天镇里将邀请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和畜牧业发展中心专家,对我们第二批享受特色种养补的贫困户进行培训,到时候可以了解一下优惠政策,学学种养技术。”8月11日,贫困户徐小娃说,每天听听大喇叭,能知道不少扶贫政策呢! 徐小娃是黎明村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给父母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他又因患腰椎间盘突出,无法出门打工干重活,还有孩子要吃饭、要上学,家庭收入来源又很单一,一家人挤在两间旧房子里艰难度日,处于十分窘困的经济状态。 正当徐小娃为生活发愁时,偶然间听到村里的“大喇叭”说贫困户可以申请小额贷款,而且搞养殖有补贴等政策信息后,于是有了发展养殖业的念头,便去村部找扶贫工作队了解相关政策。 经过驻村工作队帮扶和村里的帮助,2019年,徐小娃仅靠养鱼一项就收入了30000多元,加上出售鸡、鸭、鹅的收入和政府发放的特色种养补贴,他家当年收入将近7万元,达到了小康收入标准,他家也从贫困户一跃成为小康户。更让徐小娃感到欣慰的是,他家最大的孩子外出打工,已经开始挣钱了。 “没想到能住上楼房,没想到能过上现在的小康生活,这真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徐小娃感激地说。 在脱贫攻坚的大舞台上,黎明村畅通“大喇叭”,使其成为宣传新时代政策的“扩音器”、引导乡村文明的“传声筒”、扶智扶志的“助攻手”,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党的好声音,推动党和国家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实现政策宣传的“零距离”。 (文章来源:亳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