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荣村“红领巾”播“大喇叭”,文明不文明让娃娃们讲一讲“各位叔叔阿姨大家好,欢迎收听五点半乡村广播,我是小小广播员漆慧。今天我给大家广播的内容是爱护环境讲文明卫生……”9月10日下午5时30分,宁夏贺兰县洪广镇广荣村乡村的“大喇叭”站开始广播了,小广播员漆慧向村民宣传爱护环境。 广荣村是移民村,从土坯房搬进楼房,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旧生活观念却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私搭乱建、吃不完的剩饭高挂树枝等现象让小区四周脏乱不堪。在脱贫攻坚战的收官时刻,乡风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广荣村为给村民减轻负担,没有引进物业,全村5000余人的安全保障、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维修,全由村队干部承担,现在广荣村已经配备了60名公益岗,负责小区环境卫生。”广荣村党支部书记成玉华说。 公益岗打扫卫生,村民不用缴纳物业费,这对贫困村村民来说,又是一项福利。但是,因村民生活习惯不好,环境卫生维护难度很大。村上通过成立妇女劝导队、志愿者服务队、积分评比等方式,引导督促村民转变生活方式,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变。然而如何拓宽渠道,多种形式推动广荣村乡风文明建设,成了党支部开始探索的方向。 “乡风文明建设,主体责任在党支部,但是关键在组织好村民群众,让群众自觉参与。”驻村第一书记刘文军说,乡村大喇叭能够及时向群众通知重大事项、宣传政策,传播方式更接地气。 “移民的思想教育需要多方位切入,支部让小小少年当广播员和劝导员,把村上的环境卫生、文明公德、好人好事给大家宣传一下,让‘小人物’引导‘大人物’。同时,教育一个学生,可以带动一个家庭,更能影响一个村庄。”成玉华说。 如今,“红领巾”喊“大喇叭”,正在发挥着乡风文明建设的大作用。他们不仅是宣传员,还是小小劝导员。爱护环境、文明公德从自己做起。广荣村乡风文明建设,因为“红领巾”的参与有了新活力。(宁夏日报记者张晓慧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