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大喇叭新闻 >> 大喇叭“复活”,小红车上路!上海这个村里缘何 “复古”?
详细内容

大喇叭“复活”,小红车上路!上海这个村里缘何 “复古”?

广播喇叭

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对“农村广播”的通俗称呼

63d0f703918fa0ec43516fa91c0135e93c6ddb19.jpeg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媒体的普及

“大喇叭”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不过最近

在上海奉贤区南桥镇光明村

“大喇叭”又出现了

村里架起天线、安上音柱

久违的农村广播回归了

各位村民,光明在线广播站友情提醒您,光明在线沉浸办公移动服务小红车将继续按路线点位为村民服务。通过村民代表议事方式选择的国庆中秋福利油将于今天送至各组分发点位……

今年7月开始,光明村的村民每天都能通过安装在全村各处的8个大喇叭,听到这样亲切实用的播报。除了服务类信息,大喇叭里还会传出乡音亲切的《阿富根谈生产》,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内容也常常在村头实时播放。

现在科技是进步了,可以用微信通知联系,可村里老人多,别说上网,有些老人家眼睛也不好,字也不认识几个,看不懂通知,很耽误事情。在光明村采访时,78岁的村民阮耀德想向记者展示前几天主题党日活动时拍摄的照片,研究了两三分钟,也没找出手机上的相册,更别说使用微信看新闻、聊天了。

4610b912c8fcc3ce48436a7eafd3ba8fd53f201d.jpeg

这,正是光明村重新安装大喇叭的初衷。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阮伟鸿说,光明村共有2130位村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700位,占了三分之一。年初疫情期间,为了让村民们及时了解防疫政策,村干部开着巡逻车、提着小喇叭一遍遍地做宣传:“其实在宣传时候,可能这边听到,那边又没听到了。所以想能不能把喇叭保留下来,通过我们班子商量以后,提交我们党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也是头脑风暴,就想出来这样一个点子。”

也是在疫情期间,全村被分成五个网格进行封闭式管理,每个网格上都设置了一个集装箱,作为临时办公点。一段时间下来,老百姓觉得特别方便,就在家门口的宅基上,就能把人员登记、医药费报销等事务都办了,不用特地走到村委会去。

于是,临时集装箱在疫情后升级为一辆红色的光明在线沉浸办公移动服务车:10平方米不到的电动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桌椅齐备,还有电视机、书报架、医药箱、简易缝纫机等等便民设施。

每周一到周五,服务车会轮流到各个宅基去送服务,各条线村干部也会轮流跟车,接待群众反映的问题。磨刀、送餐等便民服务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家门口量个血压、修个头发

在年轻人看来

4bed2e738bd4b31c3d660dd2c7404b789f2ff89b.jpeg

或许仅仅是少走了几步路、节省了几块钱

但这些小小的方便

给淳朴的农村老人

送去了浓浓的幸福感

小康,记在《诗经》上,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小康,写在报告里,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历史许下的郑重承诺;小康,就在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中,不仅是衣食住行,更体现在城市温度和归属认同。

9月1日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题中推出《走街镇,进社区,看小康》融媒体系列报道。广播记者、编辑、主持人深入城市的各个角落,用话筒记录上海市民的幸福生活,用声音传递人民城市的前行力量,用影像带来更高水平小康的生动图景。大家除了关注“话匣子”微信公众号,还可以登陆“话匣子”和“阿基米德”客户端,点击收看系列短视频,在《990早新闻》中,收听相关的录音报道。

 

 


技术支持: 臻一甄采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