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大喇叭” 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100米”“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冷冻食品,快递包裹消毒后再打开。恳请广大来辛丰务工人员留在辛丰过年,如有特殊原因必须离镇,请及时向暂住地村和企业报备……”每天上午,在丹徒区辛丰镇,这段由当地方言播放的广播都会定时响起。 由于春节期间农村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多,农村地区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之一。丹徒区辛丰镇精心撰写,录制了方言版、普通话版两个版本的“疫情须知”,利用覆盖全镇15个村的应急广播系统,依托205个“大喇叭”,以一天两次的频率集中播放,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防疫的声音传到地头、灶头。 “有了这些大喇叭,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防疫的最新信息,辛丰话版本更接地气,听着特别亲切好接受,老年人也听得懂,既有意思效果又好。”辛桥村村民夏国平说。 “现在正是疫情预防的关键时期,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少外出、不参加任何聚会、不聚集,勤洗手、勤消毒,不信谣、不传谣……”在丹徒区江心园区益平村,村党总支书记周立新自己录制了一段“方言版”防疫宣传广播。 “听到广播里熟悉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了村里的重视,心里很踏实……咱不串门、不聚会、多消毒,也算为疫情防控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前来村里办事的村民张玉祥说。 作为国家“十三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应急广播建设工程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应对自然灾害、处理突发事件的民生工程、生命工程。丹徒区根据原有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网络传输的分布特点,在全区范围内建设了1个区级平台、10个镇级平台、83个村级发布平台,覆盖所有自然村的1011个户外音柱,实现了全区应急广播系统全覆盖。在疫情防控中,这些“大喇叭”打通了农村疫情防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在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应急广播展开宣传的基础上,1月16日起,丹徒区也在全区统一启动应急广播,于每天上午11点和下午5点两个时段分别播报冬春季疫情防控提示,每个时段播放4条广播。“咳嗽发烧不要忍,戴好口罩去就诊。红白喜事宜从简,疫情防控莫松弦……杀猪宰羊戴口罩,个人防护做得好……”这样朗朗上口的防疫宣传提示,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效果好。 据统计,截至2月2日,丹徒区各镇(街道、园区)已累计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与注意事项1066次。(朱秋霞) 【来源:金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