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大喇叭新闻 >> 大喇叭:“乡音”萦耳畔 声声入人心
详细内容

大喇叭:“乡音”萦耳畔 声声入人心

“各位村民朋友,现在播放《致全区广大村(居)民的一封信》,向在外务工人员发出倡议,非必要不返乡……”2月1日上午9点30分,铜川印台区阿庄镇汉寨村大喇叭传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引起了正在家吃早饭的张夫学的高度关注。

“我得给在外地工作的小儿子打个电话,给娃们说今年不要回来过年了……”话隙间,今年66岁的张夫学就起身打电话去了。

“上世纪60至90年代,大喇叭曾是农村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但随着电视、手机等普及,大喇叭渐渐被遗忘。没想到这次疫情防控,大喇叭发挥了这么大作用。”汉寨村党支部副书记杜青虎感慨。喇叭一响,村民都会停下手里的活儿,听一听最新消息。

“临近春节,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等仍不可掉以轻心,我们村的大喇叭充分发挥覆盖面广、靶向准确、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优势,向村民播放疫情防控返乡人员管控措施等,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村干部走村串巷挨家挨户口头通知……”市档案馆驻汉寨村第一书记孙楠如是说。

“最近除了疫情防控,广播还播森林防火戒严令,不准烧荒烧秸秆、不准燃放烟花爆竹、不准携带火种火具进山。我觉得作用挺大的,往年有的人说地里还有一堆玉米杆,去点着烧干净。现在一听广播,就知道不敢点,天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 汉寨村一组村民程红花笑着说道。

2020年以来,为了使党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阿庄镇创新宣讲方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宣讲大喇叭,利用智能云广播系统及时、广泛宣传宣讲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闲暇之余,还为群众播放红歌、秦腔、脱贫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据了解,阿庄镇7个行政村共安装78个大喇叭,实现40个村民小组全覆盖。

“现在大喇叭里装有一张手机卡,可以实时接收和发布信息。”阿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站工作人员介绍,“大喇叭有‘平台播报’‘MP3播放’‘人工喊话’三种操作方式,电脑手机都可,非常简便。另外,大喇叭还可通过滚动、增加频次等实现密集发布。”

阿庄镇党委书记肖忠宏说:“全镇大喇叭开播一年来,成为新时代传递党的声音、培育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治理、服务凝聚群众的好载体。下一步我们将紧贴群众需求,不断丰富播出内容,优化栏目设置,让大喇叭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现如今,大喇叭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把防疫、防火、医保缴纳等重要信息送到村民耳畔。仅过去一年,阿庄镇利用大喇叭发布各类信息2600条560次,“乡音”回荡中,打通了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传声筒”。

作者:郭艳婷 本报记者冯永春


技术支持: 臻一甄采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