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乡村“大喇叭”循环播,让听党史成为村民生活“标配”3月13日上午,阳光明媚,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公路集村农民健身广场内的长廊内,一场党史故事会正在开展。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晚上开幕。会场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现场,今年84岁的老党员尚意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故事,坐在一旁的群众们认真聆听,不时讨论。 “这几天,听着村广播里播放的党的百年故事,加上村送来的党史相关书籍,对一些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尚意峰说,如今在公路集村,听党史、学党史、分享党史已成为他们这群老伙伴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早上锻炼之余,村民均会聚集在村农民健身广场的长廊内,挑出一名代表讲党史故事,分享学习心得。 村民自发学党史,得益于公路集村正在开展的“全民学党史”活动。记者采访获悉,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村部工作人员每天定时将手机与村广播连线,通过庄组内的“大喇叭”定时播放党史故事,让听党史成为居民生活的“标配”,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外,除了“大喇叭”播放,公路集村还在党员微信群推出《党史百年·天天读》、纪录片《党史故事100讲》、党史知识测试题等内容,动员村民、党员积极参与党史学习。 “我们还将借助微视频、微宣讲等新形式,讲好红色故事,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用活红色教材、发好红色声音,努力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转化到工作中,切切实实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公路集村党总支书记高飞说,下一步,该村将邀请抗战老党员讲述党史故事,利用主题党日、“板凳说事会”和演讲比赛等,将党史知识融入群众性文化活动中,让党史学习教育有亲和力、有温度。 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