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湖评论:“大喇叭”奏响乡村党史宣传最强音3月22日,人民网报道了全国各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的经验做法。全国不少乡村通过“大喇叭”来宣传党史知识,分享党史故事,让听党史成为乡亲们生活的“标配”,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聚合力。 “大喇叭”是学习党史凝聚民心的创新之“方”。对于村里老党员而言,“大喇叭”的宣传形式对胃口,既能集中时间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也能一起跟唱耳熟能详的红歌,进一步凝神聚力。让昨日之史成为今日之光,“大喇叭”每天准时响起,在群众中讲习党史、传播思想、引发共鸣,有助于让党的光辉历史植根百姓心中,让基层群众以更充足的“精神之钙”创造美好生活。“党史光辉照我行”,这也考验村干部,要选好题材,选好党史故事,还应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讲述村里的发展变化,对于基层群众感党恩、跟党走,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既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能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大喇叭”播出乡村振兴最强音。乡村振兴发展,产业内生动力尤为重要,产业发展靠党员带动,靠能人引领,更靠群众不等不靠、勤劳致富。如何有效宣传激发群众干事创业,发挥主观能动性?乡村“大喇叭”播放社会主义建设模范典型事迹、播放产业大户创业故事、播放群众身边勤劳致富先进典型,对凝聚乡村振兴力量的作用是巨大的。鲜活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心,身边人的故事更能吸引人,用“大喇叭”讲好故事,只有紧扣时代主旋律,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发挥最强音。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挖掘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中的典型,这些典型的宣传,很多时候是以新媒体、电视、报纸的形式呈现,村里群众以屋外劳动为主,这些平台往往有一定局限性。而“大喇叭”不同,发挥了声音传播快捷的特点,群众在劳作中听故事,既纾解了疲劳,又受到鼓舞。 “大喇叭”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这也是党史的重要内容。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用“大喇叭”讲好党史故事,讲好群众身边的典型故事,会无形中拉近干群关系。疫情防控期间,兴山县黄粮镇水磨溪村利用村“大喇叭”和车载喇叭,每天播报疫情防控信息,让群众及时知晓防控政策和疫情动态,宣传效果好,得到群众点赞。该村还利用“大喇叭”科普春耕知识、宣传“三农”政策、宣传产业大户的故事。经过走访调查,群众最爱听的内容是“大喇叭”播出的身边人物故事。“主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才会“润物细无声”,起到潜移默化、引领带动作用。 今年,湖北广电局推进“户户通”“村村响”建设及运维管理工作,将“村村响”提质增效纳入湖北广播电视“十四五”发展规划,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评价办法。建好管好用好村“大喇叭”,让其成为基层宣传学习党史、宣传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意义深远。 稿源:荆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