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大喇叭新闻 >> 乡村“大喇叭”用藏语传出党史“好声音”
详细内容

乡村“大喇叭”用藏语传出党史“好声音”

在绿草如茵、牛羊肥壮的草原牧场;在山峦迭起、绿树成荫的林中小寨;在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田间地头;在窗明几净、生机盎然的箐箐校园;在红墙金顶、肃穆静谧的佛教寺院......

碌曲县95个自然村的“大喇叭”里会定时传出党史的“好声音”。乡音乡情传党史、为民办事适时播、我话心声给党听等板块,让农牧民群众零距离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的同时,也为做实做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供了借鉴推广的平台,这是碌曲县运用“智慧广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创新举措。

乡音乡情传党史、干部群众齐点赞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碌曲县乡村‘大喇叭’开始广播了,我是主持人尕藏尖措......”每天下午6点,乡村“大喇叭”里优美的配乐伴随着标准的安多藏语,把一个个党史故事传遍洮河两岸和广袤草原,这一创新举措受到干部群众点赞叫好。

“眼下,正是农忙和牛羊产仔的时节,农牧民群众忙于劳动,加上文化水平的限制,党史学习教育不全面不系统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大喇叭’解说党言党语,解决了工学、劳学矛盾,还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藏语播报,为农牧民群众学好党史提供了便利。”西仓镇新寺村耿萨组老党员拉毛加在聆听“大喇叭”后,深有感触的说。

与老党员拉毛加有这同样感受的还有尕海镇党委副书记王麟,“大喇叭不但让牧民学习了党的历史,还丰富了牧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更把百年党史传到了草原深处。”

据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紧盯基层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农牧民素质、丰富基层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协调县融媒体中心和县委讲师组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重点章节进行了翻译并纳入乡村“智慧广播”播报内容,形成了线下“面对面宣讲”,线上“点对面广播”的模式,有效推进了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共开播“乡音乡情传党史”26次,翻译党史重要章节56篇,播报疫情防控、重点工作落实等新闻摘要42篇。

办理实事适时播、群众受益得实惠

“县残联为18名残疾人送去了救助资金,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受降雪影响,县农业农村局紧急调用40吨备用饲草料,免费发放给受灾群众,用实际行动最大限度挽回了牧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县市场监管局通过协调建设银行,助力解决25户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

群众诉求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碌曲县聚焦群众“急难盼愁”问题,采取乡村“大喇叭”适时播报“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进展情况,一方面让农牧民群众和干部职工第一时间了解了相关部门和单位实践动态,推广好经验、好作风,让农牧民群众成为实践活动的受益者;另一方面把农牧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办实事成效的标准,接受群众监督,有效督促了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做出成效。

乡村 “大喇叭”在适时播报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把“五无甘南”创建行动纳入播报范围,及时发布全县各级各部门创建进展动态和州县督查红黑榜内容,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知不足、明短板、矫方向、细措施,起到了激励、鞭策和促进作用,达到了共创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目的。

据统计,自乡村“为民办实事每日”开播以来,通过该板块相关部门共受理群众诉求16件,已妥善解决14件,办结率达87.5%,基本实现了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的目标。

我话心声给党听、先进典型颂党恩

“拉毛才让是一名基层党员,是党培养他成人,让他过上了幸福生活,没有党就没有他的一切......”2020年省级劳模拉毛才让的先进事迹成为了第一个“我话心声给党听”的主播内容。

主播用朴实的言语、真实的故事讲述了拉毛才让从入党初心到茁壮成长、从村组干部到脱贫攻坚、从疫情防控到获得荣誉的心路历程,并讲述了他积极带领全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五无甘南”创建等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感人事迹。

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身边事再教身边人,更具说服力,更能让群众直观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层劳模、优秀共产党员与基层群众距离最近、最接地气,发挥他们的优势与作用,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每一个角落成为碌曲开展党史宣讲活动的一大亮点。

党史学习教育中碌曲县坚持把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以乡村“大喇叭”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学习教育方式,向基层干部群众传达了爱党、爱国、爱社会的“好声音”。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碌曲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李英环表示,将持续立足县情实际,用好“碌曲资源”、深挖“碌曲特色”、凝聚”碌曲力量”、形成“碌曲亮点”,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碌曲草原有序传承。

魅力碌曲

 

 


技术支持: 臻一甄采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