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通鲁甸:乡村“大喇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4月份以来,昭通市鲁甸县利用乡村“大喇叭”,采取集中播放、滚动播出的形式,聚焦党史教育、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爱国卫生运动、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策划推出了一批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群众易于接受的广播节目。 "乡村里的“大喇叭。(5月31日摄) “新棚村各位村民,今天来了一批疫苗,请大家带上身份证赶紧到村卫生院接种,大家抓紧时间。”近期,各地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在鲁甸县水磨镇新棚村,当地的乡村“大喇叭”正在播放疫苗接种信息,通知村民到卫生院接种疫苗。 据新棚村总支委员宋飞介绍,大喇叭不仅是村里发布通知、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还是向群众传递大政方针、惠农政策、传统文化、移风易俗、种植养殖、疫情防控等信息的重要手段,村干部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挨家挨户跑腿传递信息了,大喇叭里吼一声,全村人都知道了,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鲁甸县群上环绕中的美丽村庄。(5月31日摄) “自从村里装上大喇叭后,太方便了,这几天都在定时播放党史故事。”新棚村今年75岁的陈发明老人平时就喜欢看书、看报,自从村里安装了大喇叭,每天定时守着大喇叭收听党史故事。 乡村“大喇叭”给村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当地的村容村貌。在“大喇叭”的督促下,村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将房前屋后,室内室外的环境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使新棚村旧貌换顔,成为水磨镇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示范点。 鲁甸县应急广播指挥中心。(5月31日摄) 水磨镇新棚村的“大喇叭”只是鲁甸县应急广播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当地已建成1个县级播控平台和13个乡镇分平台及终端、103个行政村(社区)播音室及终端、382个自然村终端、37个城市公共区域终端,广播终端共535个。初步形成县乡村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系统,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所有常住人口全覆盖,近40万人口直接受益。(顾旭昌、张旭、蒋开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