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小看大喇叭据6月15日的《阳泉日报·晚报版》报道,郊区杨家庄乡孙家沟村,充分利用村里的大喇叭讲述红色故事,受到村民欢迎。 说起乡村大喇叭,上点年纪的人都很熟悉。在村里位置较高的地方和村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竖起根高杆子,装上个大喇叭,就能覆盖全村。通知分发东西、警示极端天气、说明注意事项、表扬好人好事,都能凭借其超高音量,传到角角落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以说。大喇叭在村民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先前,笔者曾举过一个例子,每到冬末春初,天气干燥,防火成为第一要务,这个时候得天天讲、时时讲,不厌其烦地讲,大喇叭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如今,村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也很难召集全体村民集中学习,这个时候就要有效地利用大喇叭。这样做既能提高时效性,又易于让村民接受。 村民对大喇叭情有独钟,手头再忙,一听大喇叭呐喊“村民们注意啦”,马上会侧耳倾听,听听喇叭广播甚呀,听罢还要讨论一番。以前,大喇叭是村民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现在虽然手机也能上网了,电视也不稀罕了,但大喇叭方便快捷、针对性强、干活听讲两不误的特性,决定了它虽然“高高在上”,却能以村民喜欢的方式为村民服务。再加上像孙家沟村把广播内容办得如此丰富多彩,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兼顾到各类人群,自然就有很多“铁粉”了。 不要小看大喇叭,它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更是能让广大群众从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李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