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乡村“大喇叭”响彻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为群众办实事 # # 教育整顿进行时 # 截至目前 全省已基本建设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应急广播体系,覆盖54个县(市、区)约10000个行政村,实现了统一调度、分级编发、高效传送、定向接收的工作模式。 安徽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迅速行动,主动对接当地广播电视相关部门,用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地方语言传播交通安全知识,实现交通安全信息精准靶向“发声”,确保警示提示信息“到村到户到人”,保障农民群众安全幸福出行。 绩溪交警主动对接各乡镇广播站,针对农村地区电动自行车事故多发、人员伤亡时有发生的特点,制作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音频宣传资料,完善以乡镇广播站为主体的播放制度,推动“各村大喇叭”为交通安全响起来,在防范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起到实效。 ➤六安支队依托应急广播系统的市、县(区)、乡镇三级平台构建农村大喇叭交通安全宣传体系。 ➤六安市1818个行政村都覆盖了应急广播系统。每周三晚上5点到6点时段,每个“大喇叭”准时响起亲切的乡音问候和交通安全提醒。提醒的内容结合当地的交通实情和近期的交管工作重点,由所属辖区大队、中队民警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语进行宣传。 ➤庐江交警联合县广播电视台、新闻单位、社会艺人等,策划了5个版本的大喇叭宣传稿,利用全县17个镇的乡村大喇叭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肥西交警利用三河镇、严店乡等乡镇广播站大喇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滁州支队组织各大队运用行政村应急交通广播和劝导站大喇叭,积极宣讲“一盔一带”、拒绝酒驾及“三超一疲劳”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等。 ➤滁州音乐广播(FM105.4)推出每周1期、每期60分钟的专栏节目,由民警走进直播间通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农村交通安全出行注意事项等。 ➤濉溪交警录制了“土味”宣传音频,在辖区各乡镇及村部大喇叭播放,引导群众主动开展电动车登记上牌,为群众答疑解惑,开展政策宣传。 ➤淮南交警充分运用新建成的寿县应急广播系统开展工作,精准宣传涉及农民朋友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典型道路交通事故案例解析、车驾管便民措施宣传及网上业务办理流程讲解等。 ➤淮南市交通广播(FM106.9)每周2次,围绕“畅通淮南”播报农村交通安全出行注意事项。 ➤淮南支队组织各大队开展“进农村 喇叭响起来”主题活动,运用行政村应急交通广播宣讲“一盔一带”、电动车上牌、拒绝酒驾及“三超一疲劳”等。 ➤安庆各县(市)也全力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和“农村大喇叭”应用于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太湖交警联合融媒体中心拟定每周规定的时间段内,在应急广播中增加一档5-10分钟的交通安全专栏;宿松交警在应急广播设立“松滋红绿灯”栏目,每周三播放交通安全提示。 ➤潜山交警对接市融媒体中心贯彻落实,详细谋划、明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应急广播系统精准高效宣传优势。开设“潜山交警话交通”栏目,确定潜山市区(乡镇村)每周固定推送交通安全宣传内容,对恶劣天气出行预警信息进行实时推送;制作交通安全广播文稿册,组建兼职广播宣讲员队伍,联络对接各乡镇广播站,开展日常宣讲。 ➤亳州交警与亳州市广播电视台交通音乐广播在市应急广播台的村村通广播版块中播放交通安全提示。 ➤阜阳交警组织开展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邀请颍泉区闻集镇村干部播报安全提示。接地气的播报方式让群众听起来十分亲切。 ➤针对夏季行车和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阜阳交警将高速公路和道路沿线乡村大喇叭充分利用起来,不间断宣传播放安全提示。 ➤阜阳支队依托基层交警大队,联系各地应急广播部门联络员,并迅速建立阜阳市三区五县应急广播交通安全宣传联络群,组建兼职广播宣讲员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