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川:乡村大喇叭政策助力基层政务公开桂林市灵川县借助农村“大喇叭”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大喇叭”这种接地气、贴近于民的宣传形式,将大喇叭广播打造成政务公开的“新阵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一、“大喇叭”是政务公开深入基层的创新之方 灵川县整合全县原有的乡村“大喇叭”、气象“大喇叭”、防汛抗旱“大喇叭”等传统广播资源,于2020年6月底建成了涵盖了全县12个乡镇128个行政村共1200个自然村的“大喇叭”工程。在工作日,“大喇叭”播放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每个时段播出时间为半小时,播出内容包括最新的时政要闻、政策解读、惠民信息、农业农村知识等。各乡镇还可以根据本乡镇具体情况调整所辖区域的宣传内容和信息播放。 灵川县借助“大喇叭”工程的实施,让“大喇叭”广播成为基层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及时、准确播发各种政策法规、惠民信息,各村大喇叭成为本地群众知晓国家政策的“硬核”力量。 二、“大喇叭”是方便群众获取政策信息的便民之举 平时村民都各自忙自己的生产,要想集中开个会,为大家讲解政策,地点和时间都难以统一。尤其是农村老人和小孩居多,智能手机使用率不高,不知道如何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政策信息。现在,大喇叭能随时将群众关注度高的涉农补贴、社会救助、村级财务、筹资筹劳等需要宣传的内容传达到群众耳中,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知晓上到国家、下到村委的各项惠民政策,实现了“惠民政策户户晓、惠民工程个个明、惠民资金项项清”的目标,政务公开更加便民。 特别是疫情期间,在灵川一些山区的农村,“大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防控措施、宣传防控形势、科普防疫知识、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群众关切,缓解公众恐慌情绪,维护了基层稳定。复工复产期间,第一时间向农民工发布返岗就业政策,推送群众办理健康码信息,帮助解决复工复产问题,增加农民工收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大喇叭”是落实政策解读接地气的有利之法 “大喇叭”这一宣传方式接地气、见成效,宣传无盲区。通过大喇叭实时发布政务信息,帮助群众了解最新的政策,介绍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程序和方式等相关信息。大喇叭还会结合当地特色,围绕群众最关心的三农政策、民生信息、村情事务、村级工程、集体三资、农村建房等惠民便民信息,用乡音播放这些内容。“大喇叭”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把“普通话”翻译成“乡土话”,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贴近群众、直通基层优势,“声”入人心,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能更好的理解政策解读、惠民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