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大喇叭新闻 >> 打通应急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 诸暨上线3400只“村村通”大喇叭
详细内容

打通应急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 诸暨上线3400只“村村通”大喇叭

杭州日报讯 “以后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不用再敲铜锣,挨家挨户通知村民了,只要通过‘村村通’大喇叭一喊,就能把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一位村民那里。”这几天,只要一说起刚刚建好的“村村通”大喇叭,诸暨市应店街镇紫阆村村民组长徐建立就会竖起大拇指,直夸这是为民办的一件实事。

为了打通应急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近日,诸暨3400只大喇叭正式上线,这也是诸暨市应急管理局联手市融媒体中心启动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并列入今年诸暨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

作为村民组长,徐建立平时要负责管辖100多户村民的安全网格工作。在他看来,这是基于现实需求的一次探索,“紫阆是典型的山区村,部分村民又分散居住,开车到达较远村民居住点需十二三分钟时间。虽然现在有微信等信息化手段,但不少村民不常用,老年人更不用说了。现在通过‘村村通’大喇叭播放,预警的效果比其他手段要好。”

根据国家、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分布原则,诸暨市把农村灾害易发点、人员集聚区、救灾场所等重点区域作为“村村通”喇叭重点布局,按照“6+1”模式对全市23个镇街的450个村社设置喇叭点位。从今年3月份开始,总投资达787万元的农村应急广播体系进入建设阶段。

“我们在设置点位时还结合村社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布局,让‘村村通’喇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诸暨市应急广播负责人周忠瑞介绍。

目前,诸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基本完成,整个系统包括2套市级应急广播平台、1套市级应急广播播控中心、23套镇街应急广播播控中心、450套村级应急广播播控中心,以及2500套终端。诸暨市3400只“村村通”大喇叭将以独有的方式发出安全宣传“最强音”,切实解决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了解,省应急管理厅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与全省平台和所辖各县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对农村应急广播终端在线率、通响率、发布率等工作运行状态实时监管。


技术支持: 臻一甄采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