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喇叭一响 乡村慢慢“美颜”■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莲垌村的村民正在整治环境。 " 手臂皮肤晒黑了一点,身上怪味多了一点,鞋上泥巴厚了一点,说话粗鲁了一点,穿着衣服脏了一点 ……" 说起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莲垌村日前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 " 百日攻坚战 ",驻电白区沙琅镇乡村振兴工作队成员、驻莲垌村第一书记的周杨这样形容自己的驻村 " 新常态 "。 工作队由茂名市委办公室牵头,茂名市档案馆、茂名市接待办、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茂名港口集团为组团单位组成。周杨说,自发动全村誓师大会以来,田间地头、污塘沟渠、猪棚鸡舍成了他工作的主战场。大多数时候,他过的是 " 左脚一步泥,右脚一步粪 " 的日子,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齐心合力,村民逐渐看到莲垌村正在变得越来越美丽,周杨心底充满自豪,感觉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驻村书记拿起大喇叭 巡村宣讲 9 月 20 日,阳光灿烂,随着誓师大会的召开,一场关于全面整治莲垌村人居环境的 " 百日攻坚战 " 在莲垌村 20 个自然村全面铺开。 "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莲垌村美丽乡村建设志愿者队伍,甘于奉献,奋勇争先,为营造干净整洁家园而努力奋斗!" ■驻村第一书记周杨站在宣传车上宣讲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 在一辆车头张贴 " 人居环境宣传车 " 大字、车身遍插宣传大旗的车上,驻村第一书记周杨与村党支部书记各持大喇叭站立车上,在各自然村巡村宣讲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同时发动大家积极参与志愿者队伍,跃踊捐款,场面甚为壮观。 作为沙琅镇最大的行政村,莲垌村户籍人口达 10264 人,村内部分(巷)道没有实现硬底化,小部分危房没有拆迁。结合莲垌村土地面积广、人口覆盖面大、基础设施薄弱的特点,周杨提出并开展了这次的 " 交通车变身宣传车,书记员变身巡讲员 " 巡游宣讲活动。 巡游宣讲活动取得了成功。" 宣传车每到一个村,都有上百人聚集听讲,每个村平均有 30 多人现场签名加入志愿者队伍和捐款,筹得款项近 5000 元。" 谈起此次活动,周杨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此次宣讲活动具有开创性,声势浩大,影响面广,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即使在整个电白区也是独树一帜呢!" 他说。 ■村里的杂物存放点。 " 四 + 三 + 二 + 一 " 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更关乎着村民的切身利益。结合当地实际,工作队提出了 " 四 + 三 + 二 + 一 " 的作战方略,即 " 四个行动、三个会议、二个执行、一个核心 "。而 " 书记员变身巡讲员 " 的宣讲做法,就是 " 四个行动 " 的首个 " 行动 "。 " 四个行动 " 是如何行动起来的?周杨告诉新快报记者,具体包括:在所有村开展巡游宣讲活动,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让村民 " 有力出力,无力出钱,无力无钱讲好话 " 的浓厚氛围;按照原村容村貌和群众参与程度确定环境整治村的先后顺序,按照以点带面的方针,先做示范模范村辐射带动周边村;按照 " 三清三拆三整治 " 的执行范围,将需要拆迁的泥砖危房、乱搭违建汇总编制成册,现场标注,红印书写 " 拆 " 字,黑臭污水现场拍图编号,逐一标注排污口和污水源,备注治理方法策略;挨家挨户动员走访,指导协同每户家庭做好 " 门前三包 "。 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周杨体会到了 " 凝心聚力 " 的重要性。正如其所言," 大家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村民们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村民对村干部多了一份理解,工作开展起来就自然顺畅得多。" 正是在这样的心得体会下," 一个核心 " ——在带动志愿者齐齐参与的过程中,始终把村民切身利益放在核心地位,以及 " 三个会议 " ——灯下会、板凳会和现场会应运而生。 " 灯光下,广场、屋檐和农舍成为了动员会、表决会、加温会的最好舞台;饭前午后开板凳小会,讲解整治的方式方法,总结工作经验,汇总任务责任清单;边劳作边开会,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 说起 " 三个会议 ",周杨如数家珍。 将执行落到实处 实现村民安居乐业 执行力是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最直白的体现。 " 要将‘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落到实处,离不开我们的作战方略中的‘二个执行’。" 周杨说,即对关系到影响干净整洁、群众反映强烈、负面影响大的 " 顽疾 " 坚决执行;对群众喜闻乐见、" 三类 " 易致贫户、" 一户一宅 " 人群,要把解决实际困难与乡村治理并重坚决执行。 " 俗话说:‘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 周杨认为,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对低保户、五保户的危旧房不在于一拆了之,而是侧重于改造修缮换新颜,让他们真正实现安居乐业。为此,工作队充分调动了扶贫济困资金给予解决。 " 瞧,经过两个多月的环境整治后,如今的莲垌村处处是风景,村民的幸福感增加了不少。像竖立在花园边上的牌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以及‘农家小苑’‘杂物集中堆放点’‘家禽集中圈养点’,这些生动和充满活力的新名词,对今后的乡村发展和村容村貌的变化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乡村振兴的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看着 " 百日攻坚战 " 的各种成果,周杨乐滋滋地说。 ■新快报记者 梁美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