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待在家里,不走亲、不串门、不聚餐,出门一定佩戴口罩……”
“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耀返耀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前3天向目的地村(社区)、单位报备……”
连日来,耀州区各村“大喇叭”再次响起,奏响疫情防控最强音。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耀州区各村利用应急广播及时播放耀州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通告、公告等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和快板、顺口溜等村民喜闻乐见的防疫文艺作品,最大程度的宣传了疫情防控相关内容,“大喇叭”在群众家门口,时刻给村民们敲响做好疫情防控的警钟。
在这场与病魔作战、与时间赛跑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耀州区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应急广播系统,第一时间将常态化应急广播宣传提升为防控状态,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引导群众科学防治,保证了在紧急突发事件中与群众的零距离沟通和交流。农村“大喇叭”播放的防疫相关内容,是根据近期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录制的,做到了及时更新、因势利导,让最新的疫情防控措施直达农村千家万户。
“大喇叭”现在成了“书记的嘴”“干部的腿”“疫情防控的新武器”,不断将疫情防控资讯、科学防护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这个‘大喇叭’好,不管在村里啥地方,在弄啥,都能听得到,每天都能从上面听到新消息、新知识。”关庄镇麻子村焦娟说到。“天天听喇叭,要是出门再不好好佩戴口罩,都不好意思了。”瑶曲镇贾曲河村村民朱文新说。
耀州区融媒体中心播音员杨乐负责应急广播内容的录制,他随时待命,只为以最快的速度将最新的疫情防控信息通过应急广播传播出去。
除了应急广播,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疫情防控意识,耀州区坚持宣传先行,及时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利用微信交流群等新媒体手段发布疫情防控最新信息及个人防护注意事项,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教育引导群众科学防控,凝聚群防群治合力。
“通知:请各村利用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广泛宣传《九条措施》@各村,收到请回复。”这是石柱镇干部张清华在石柱工作群里发布的一条信息,信息发出不到十分钟,各村书记纷纷回复收到,迅速安排播放。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耀州区构建了由各镇(街道)建立的镇村微信交流群、由村(社区)建立的“四支队伍”微信工作群,直通百分之九十以上群众。如今这些微信群变成了疫情防控宣传群,“四支队伍”摇身一变成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他们和群众互加好友、互通信息,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就在身边、党员干部就在身边、服务就在身边。
坚守在防疫一线的耀州区孙塬镇孝雷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刘飞越说,“驻村六年,和这里的群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次疫情离我们很近,而且天气比较寒冷,虽然很辛苦,但是为了辖区5000多户群众的生命安全,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疫情不退,我绝不休息。”
疫情面前,大街上冷清了,微信群里更热闹了。“各位住户,所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都必须报备,并做好个人防护,请及时与我联系。”“请大家把核酸检测结果尽快上报办公室,我逐一登记,谢谢!”……
在耀州区,特别是社区和农村,利用微信群发布防控信息、辟谣止谣、实时监督,安定了民心,维护了党委政府公信力,成为广大群众联防联控阻击疫情的有力“神器”。在微信工作群里,大家积极推送疫情防控科普知识、防疫通知及相关政策解读等,正面引导群众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织密“信息网”。此外,耀州区在微信群倡导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白事简办、红事缓办,避免人群聚集可能造成的疫情感染隐患,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无论是耀州的城市还是农村,通过微信群,倾听群众呼声,回应关切,第一时间将上级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要求传递给群众,确保一人不落,织密织牢联系服务群众的“宣传网”。(赵鑫、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