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大喇叭”奏响乡村振兴 “最强音”“村里的喇叭响起来了,有时候听时事新闻,有时候听红色歌曲,我感觉这个广播很好,很接地气。”近日,广信区四十八镇鲤洋村村民王顺福说道。 农村小广播繁荣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给一代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现在四十八镇鲤洋村重启“小喇叭”,这种传统方式看似“土气”,但传播的是好声音,弘扬的却是正能量,不仅畅通了党的声音向下传递渠道,还切实拉近了村里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今年3月份,四十八镇鲤洋村在广信区政协的帮扶下,投入资金近4万元,实施“党建大喇叭”建设,安装部署了11个喇叭点位。构建了行政村、村民小组两级上下贯通的广播平台,实现了全村“党建声音”全覆盖,让“党建大喇叭”成为村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如今,村里的喇叭每天定时播放。不论在家中,还是田间地头,村民都能听到广播声。”鲤洋村支部书记林振云说。为了让广大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惠农信息、村委通知、村民会议、应急广播、寻物启事等信息,该村于3月1日开始实施“党建大喇叭”工程,全面覆盖8个自然村。让“党建大喇叭”成为基层党建的“宣传员”、抢险救灾的“消防员”、疫情防控的“医护员”、平安建设的“警务员”、普法教育的“指导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密切党群关系的“知心人”。 自从“党建大喇叭”建成以来,每天广播一小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党和国家的声音、疫情防控知识、法律知识、消防安全等信息传播到村民的耳中。这不仅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致富信息。同时,还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打通了基层宣传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吹响基层治理新号角。 (徐裕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