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通镇雄:“大喇叭”让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树立六种良好风尚,全力打造新时代‘昭通印象’。一、树文明之风:文明礼仪方面,礼貌用语、穿着得体、仪态大方、不说粗话、脏话……”每天中午12点和下午6点,昭通市镇雄县辖区内的“大喇叭”都会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准时响起,通过应急广播搭建的平台,让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 “广播的内容不定期更新,很多党的惠民好政策,我们都是通过村里的广播知道的,真的是太有帮助、太方便了。”说起“大喇叭”,当地群众竖起了大拇指。在镇雄县,应急广播已经成为信息发布的“高速通道”、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桥梁纽带”、亲民助民的“贴身帮手”。 镇雄县应急广播体系于2019年4月启动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县级平台前端1个、乡镇前端30个、行政村终端262个、公共场所终端4个、自然村终端1895个,基本建成了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分级负责、安全可靠的全县应急广播体系。今年,镇雄县还结合主题教育,将应急广播体系“补点”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民生项目来抓,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653万余元补点建设1650个点,创下今年昭通市十一个市(县、区)投入资金和补点数量双重“之最”。 为加强规范应急广播管理使用,镇雄县出台了《镇雄县应急广播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相关部门在播出管理、内容审核、使用管理、运维管理等方面责任。同时对应急广播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指导培训,普及应急广播操作规范、使用技能和管理要求。 ![]() 为突出应急广播服务政策理论宣传、服务应急管理、服务社会治理、服务基层群众的作用,镇雄县坚持“平战结合”原则,印发《镇雄县应急广播(大喇叭)“七个一”日常宣传工作方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普法强基、防灾减灾、国防教育、民生保障等内容融入应急广播宣传。同时,加强与应急管理、公安、消防、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工作对接,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重要时令节令发布防溺水、防诈骗、森林防火、防野生菌中毒、地震自救互救等知识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目前,全县应急广播系统累计播发应急信息185次,播放普法宣传、疫情防控、防诈骗、防溺水等各类宣传音频22225条,播放时长1983小时。 “下一步,镇雄县将持续管好用好应急广播,全力做好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工作,让应急广播体系成为重要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和地方治理、预警防灾、乡村振兴等工作的好帮手。”镇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广播电视局负责人表示。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胡琼 |